星期一, 三月 19, 2007

做一个补充

发现了在U盘L下使用输入法的办法,这篇文章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发的。

简单的说,问题就是:Ubuntu没有自动启动scim
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在终端里面输入 scim,哈哈。

当然,设定scim的自动启动是更好的办法,那就是
Applications -> 设置 -> 自启动程序
(顺便说一下,中文版的界面还有点问题,没有全部汉化)

效果还没有确认,等一下就重启。

星期日, 三月 18, 2007

U盘上的Linux

在构思了n久之后,终于将“在u盘上装Linux”这个构思付诸实施。

首先,现在的u盘既然非常便宜,就随便买了一个“优百特”1G的u盘。
顺便说说,以我的看法,中国人能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做到物美价廉,比如传统家电(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比如电脑整机、比如MP3、比如u盘。对了,很遗憾手机不在此列,因为手机的产品远远没有达到穷尽其变化的时候,而像MP3和u盘之类的东西则早就有现成的芯片解决方案。

扯远了。下一个问题是选择Linux的发行版本。听说直接将Linux安装到U盘上的话,Linux的内核会初始化得比usb驱动模块要快,所以启动会失败。于是,我选择的是: DSL(Damn Small Linux)、SLAX和Ubuntu。

还有一个网站:http://www.pendrivelinux.com
这里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和软件。

DSL的U盘版其实之前就做过,只需要一个64M的U盘就可以做一个,但是没有中文的支持,也没有办法驱动我的声卡和网卡,只好作罢。

然后是SLAX。使用Slax镜像自带的脚本安装之后会停在一个黑屏的状态,当然也不行。
难道是因为usb模块的启动问题?

这样就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 Ubuntu。
Ubuntu的6.10版镜像可以直接拷贝到1G的u盘里,结果是失败。于是重新去研究网站的说明。
pendrivelinux.com 里面提供了一个链接,是链接到SourceForge的。幸好在我下载的那一天可以连接到SourceForge上的,之前和之后都不行。

其实网站上给的教程就是做下面几件事情:
  1. 删掉U盘上所有的分区
  2. 制作一个够大的FAT16分区(其实不用700M,大概550M就够了,所以我用了600M)
  3. 制作第二个分区,使用ext2的文件系统,卷标叫 casper-rw
  4. 将网站给的.zip文件解压到第一个分区
  5. 运行mkboot.exe(需要.net 2.0)
  6. 从U盘启动

上面的做法里面有一个注意点,就是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在写U盘的时候都是有缓存的。所以在系统的转换、重启的过程中要稍加注意。我就是图方便,在重启的时候只是让系统休眠,导致缓存里面的内容没有写到盘里面。

上面的工作做完了之后就可以从U盘启动了。

启动了之后才注意到,pendrivelinux.com上面提供的压缩包不是普通的Ubuntu,而是xubuntu。反正问题也不大。启动之后网卡和声卡都可以驱动,经过设定之后也可以用中文界面。

现在还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scim没有办法启动,另外一个是由于剩下的容量不足,在网上升级的时候很快就会填满。(还是应该买4G的?)

这次主要有3个收获:

  1. 制作了一个xubuntu的u盘,成本是69元,还可以保存少量个人设置;
  2. 弄明白了Linux下的fdisk和设备名的用法;
  3. Ubuntu的Live CD 本身就可以使用一个存储设备来保存个人设置,但是不知道“ext2格式,叫做casper-rw,u盘”这几个要求里面有几个是必须的

嗯,隔了这么久,终于增加了一篇技术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