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号,在发布的第一时间(12点过5分左右)就上了ubuntu.com,找到了种子,然后下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就用虚拟机实验了一下,然后昨天花了很多时间来安装,今天又进行设置,终于可以在Ubuntu下上网了。机会难得,记录一下过程。
硬件环境:Dell Inspiron 630m,有无线网卡
软件环境:以前曾经装有WinXP home + Fedora 6 双系统,用grub引导。
第一步 安装
虽然很心疼,但是还是决定用笔记本自带的光驱。
ubuntu的安装盘是Live CD,所以要咔嚓咔嚓读半天,然后启动一个可以执行的Ubuntu。这个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让人试用Ubuntu,而且可以完全不留下影响。
但是我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要尽量少使用光驱,而且确定要装了,所以反而用不上Live CD。
如果安装在一个裸机上,应该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如果硬盘上还有Ubuntu(或者Debian)的安装,大概也能正确的保留信息和分区。问题是Ubuntu对Windows完全不留情面,如果自动安装的话会把Windows分区给删除。好在我发现及时,选择了手动设置。
手动设置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不能将 "/" 分区和swap分区设成Primary,否则无法识别;二是我觉得我的内存够大的情况下,swap分区可以分小一些。毕竟Linux分区的空间是从Windows下挤出来的,不能太浪费。
第二步 设置
Ubuntu的安装盘只有不到700M,但是需要安装的软件是无论如何放不下的,所以解决方案就是:上网下。但是我是用ADSL上网的,上网怎么办?
搜了一下安装包,发现有叫ppp的,但是怎么用起来好多参数都不会设?没有办法,只能在Windows下面上网,然后搜了一下。结果是:ADSL用的是PPPoE协议(应该是PPP over Ethernet 吧?),所以应该用的软件是 /usr/sbin/pppoeconf。 这个程序是有中文字符界面的,所以设定也没有问题。问题是:我马上要开始使用无线路由器,所以不能让ppp连接在启动是自动有效,换句话说,暂时是每次启动Ubuntu都需要运行一次。
输入法的设置参考上一篇文章,这次好像只用运行一次scim就能自动启动。
无线上网的设置也基本上没有太多问题,只是设好之后还是不能用,需要重启,原因不详。
还有我的笔记本的是宽屏的,需要915resolution这个包,用法嘛,到处都是。
虽然作为电子邮件的软件thunderbird可能比evolution好,但是我还是喜欢Outlook风格的功能。所以还是用的Evolution来收gmail的邮件。
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好说的,要什么就装什么。新版的Ubuntu可以很方便的安装ggstream包,播放除了real系列意外的几乎所有格式(当然,这些格式本身是有版权的,但是,who care)。
第三步 总结问题
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
一个是Ubuntu不能正常的进入休眠,出错信息显示问题出在HAL。好像Fedora也有这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root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应该属于root权限的功能,却可以只用我自己的用户名来解决。不解ing
星期六, 四月 21, 2007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