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二月 23, 2009

《算命的理论分析》开始写了

受到自己的得意忘形的一次发言以及《牛津谋杀案》的双重影响,决定把算命的理论分析记录下来。这里只是给算命这个概念一个清楚的定义,并且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其进行讨论。这些讨论部分的与“收敛”的理论有关(还远没有整理出来),并且我只打算将其用于幻想(不管是科幻还是奇幻、魔幻)小说的分析(也许包括世界的构架?),并无宣扬算命等企图。

文章的链接请点这里


作为技术上的实验:
  1.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google site、google doc和几个博客共存的最佳方式,本次的试验是将文章放到google doc上,并把链接贴出来
  2. 文章的完成度大概只有15%左右
希望我能完成这篇文章。

星期六, 二月 21, 2009

讲座的总结

本来早该写的总结因为几次意外的加班而推迟到了现在。

做得好的地方
  • 内容的安排。推敲了很多次之后,内容的前后关系应该是调整得不错
  • 的确收集到了多数人不知道的一些问题
  • 自己的准备比较充分,成功的应对了绝大多数的情况

然后是真正有用的地方——问题:

  • 关于打字机的开头扯得有点远
  • 应该更加花时间在Code Page(有人会成为“内码”)的解释
  • 由于准备得比较久,而且稍微有点兴奋,所以实际时间明显短于排练
  • 考虑增加更多的“解决乱码”的case实例分析
  • 编程的技巧还是应该稍微有点设计,但是时间有限……

到下一次做这个讲座不知道还会有多久,但是有时间的话慢慢积累这方面的信息应该是没有错的。

星期日, 二月 15, 2009

《Plain Text: Back to the Basic》准备完成

  2月16号的讲座稿终于定下来了,放到google协作平台上。两次预演的时间都控制在1小时50分左右,应该算比较成功了。去掉专门互动的部分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仅让时间更加可控,也让讲座本身可以适应更多听众的参与。

  在此,要感谢最早给我启发的Joel Spolsky,感谢让我产生做这个讲座的愿望的PSDCD的朋友们,感谢Fisher和Lily给予的支持。不管明天的讲座结果会怎么样,将这个资料整理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自己肯定无法完成。最后,还要感谢给我标题灵感的Ivar Jacobson博士。

  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星期四, 二月 12,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