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九月 01, 2008

0 引子

函数项无穷级数

(u_n (x))_{n ge 0} 为定义在区间 I 上的函数列,则表达式:u_1 (x) + u_2 (x) + cdots + u_n (x) + u_1 (x)称为函数项级数,简记为sum u_n (x)
对区间 I 上的每个 x0,级数 sum u_n (x_0)是常数项级数。若 sum u_n (x_0)收敛,则称 x0sum u_n (x)的一个收敛点sum u_n (x) 全体收敛点的集合称为它的收敛域。若 sum u_n (x_0)发散,则称 x0sum u_n (x)的一个发散点sum u_n (x) 全体收敛点的集合称为它的发散域sum u_n (x)在其收敛域的每一点上都有定义,因此定义了一个函数,称为sum u_n (x)和函数,记为S(x)。按照定义,S(x_0) = lim_{n to infty} S_n(x_0)
——摘自维基百科“无穷级数”
不,以上不是引子,是给各位一个复习的机会(不学高数的同学们就当我什么都没说),顺便表明“收敛”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
----------------------------------------------------------------------
深夜,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街935号,胡佛大楼1的某个小会议室,灯光熄灭,幻灯片开始上映。
“我说约翰,这件事最好真的像你说得那么有意思,否则……”
“莫克斯,相信我,你请客是请定了。”
两张幻灯闪过之后,被称为莫克斯的中年男人有点不耐烦了,“半夜把我叫来就为这个?”
约翰则比出一个“嘘”的手势,将幻灯切到了第三张……
几分钟之后,约翰和莫克斯一言不发的坐在椅子上,面容凝重。过了一会儿,莫克斯终于打破沉默,说:“你确定这个是FBI应该管的范围?”
“相信我,莫克斯,如果能推给CIA,我们在北京的同事们是不会多管闲事的。”约翰有一点得意,看来老朋友要请客了,“上面已经指定我们俩去调查了,向你的珍妮说再见吧。”莫克斯苦笑着摇摇头,也不接茬。
“莫克斯,从哪儿开始调查?总不能明天一早就飞过太平洋吧?”
“当然不,那就是他们把我调入FBI的原因。”2
“对,我在你前面。”3
----------------------------------------------------------------------
注:
1. 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街935号,胡佛大楼是FBI总部所在。
2. 看过《X档案》的同学可能觉得眼熟。对了,这就是Mulder的一句台词“That's why they put 'I' in FBI。”这是一句双关语,可以直译为“那就是为什么FBI里面有个I”意思是说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里面有一个“调查”,在这里指“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查”。另外这句话也是一句自夸,指的是FBI里面有“我”(I)。
顺便说一句,莫克斯的英文名是Mox Fulder,哈哈哈。
3. 这句话是约翰回击莫克斯的一句话“Yes, 'I' comes before 'F'.”这也是一句双关语,一是指联邦调查局在成立之初叫“Bureau of Investigation”,后来才有了F,所以调查的范围不限于美国(联邦);另外也是在借FBI这个名字的演变强调自己约翰(John O'Neal,姓以“O”打头)在莫克斯(Mox Fulder,姓以“F”打头)前面。

星期日, 七月 20, 2008

早就该发的比较: Fedora9 v.s. Ubuntu 8.04

六个月一度的 Fedora v.s. Ubuntu 的比较又上演了。先回顾一下双方的历史吧(只谈我用过的):
Fedora版本
Ubuntu版本
FC5
?
FC6
6.?
F7
7.04
F8
7.10
F9
8.04

两者一个是Linux世界的老大,一个是易用性的翘楚,所以现在每个版本出来我都试用。

Fedora9 的试用结果

  • 忘了从哪次开始,Fedora每次发布的计划都会推迟,这此也不例外。大概是因为每次的想增加的特性太多吧。
  • 虽然Fedora一般都是以Gnome为默认的桌面环境,但是这次的Fedora9中包括了KDE4.0。KDE在RedHat时期感觉不错,但是从那以后我还是选择了Gnome。
  • Fedora9提供了Ext 4.0作为可选的文件系统(我还没有用)。
  • Firefox3.0和OpenOffice2.4应该算理所应当的内容。
这次我最喜欢的是Fedora提供的在Windows下使用LiveCD的镜像制作LiveUSB的工具。到现在我的4G的U盘还装着Fedora9的Live版。
最不喜欢的部分嘛……感觉其他地方变化不大。Fedora8提供了各种Spin(Game Develop什么的),9则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地方。而且从DNA的主题之后,Fedora的主题再也没有让我觉得特别好看过。

Ubuntu8.04的试用结果

当我看到Fedora的LiveUSB工具之后就把Ubuntu的LiveCD镜像拿来制作了一把,结果可耻的失败了,不过……
  • Wubi实在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也许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想代替Windows,但是像Wubi这样的做法恐怕才是现在最务实的。说明中提到的磁盘性能降低没有看到,但是交换分区的挂在似乎有疑点问题,会花掉比较多的时间。
  • 桌面主题更加“炫”了,但是有点不习惯。
  • Ubuntu的更新镜像就是比Fedora的慢,没有办法。
  • 不知道是我不是我的操作问题,刚安装的时候中文支持很差。
总之,由于Fedora和Ubuntu各自的易用性的努力,他们分别占据了我的U盘和硬盘。
好吧,总算是又开始写技术文章了。什么时候开始写“收敛”的技术设定呢?
P.S. 《超人前传》里面的Lana和Chloe有点意思。
P.P.S. 这篇也是用Google文档写的。

星期四, 二月 21, 2008

2008年第一技术帖

大阪方言里面关于“とても”的变化
  • 初级
    めっちゃ: 普通的用法
    ごっつい :超出预想之外的用法
  • 中级
    あほほど:亲近、喜爱的用法
  • 高级
    鬼のように: 含有敬意的用法

星期日, 八月 12, 2007

开发记录1:准备

[目标]
时间管理

需求来源于自己的工作。

每天的工作中有定期性的,如定期联络会议;有提前决定的,如review会议;还有临时发生,但是可以计算的;剩下的则是临时发生的应急事件。

上面这些事情的重要性都不一样,发生的频率也都不一样。所以能不能在给定的时间里面完成所有的工作就是一个很难计算的问题。换句话说,当所有的工作不能同时完成的时候,需要知道缺多少时间,或者需要放下多少相对不重要的工作。


[技术]
最终的成果是xls格式的文件。
原因是处理事件的功能比较丰富。

访问xls格式可以使用VBA,但是VBA相关的API不熟,也不熟悉开发环境,所以暂时放弃这个办法,转而使用的是POI。POI是apache的一个产品,大概是OpenOffice的基础吧。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HSSF是用来访问xls文件的功能。

用来处理时间的API可以使用java.util.Date和java.util.Calendar两个类的功能。但是似乎比较麻烦。听说一个不错的格式是iCalendar格式(RFC 2445),但是看了(唯一的?)java实现net.fortuna.ical4j.* 之后,感觉还是太复杂。可以考虑的是joda-time

开发的工具当然是Eclipse。

星期四, 五月 03, 2007

对冲基金的入门知识

  最近看了一部NHK的纪录片,里面讲到了两个对冲基金和一个银行围绕日元汇率变动的种种行为。故事也算很精彩,但是想写的是什么叫“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英文是Hedge Fund。hedge本身的意思是“篱笆、界限”。大概是作为“限制损失”的意思,在赌博中“hedge”被用来描述“同时向两面下注”的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投资(下注)的损失不会太大。

  那么在金融界,为什么会出现对冲的行为呢?原因一样,还是为了减小损失。假设我是某机车制造商,根据合同要在10个月之后向美国出口100辆汽车(嘿嘿,有这么强的国产车么?),总价值为2千万美元。那么和现在相比,如果10个月之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稍有变动,比如美元贬值了1%,就意味着我会损失20万美元(因为我向我的供货商支付货款、向员工支付工资……全部都需要用人民币)。
  问题是:怎么办?怎样让我10个月之后才能到手的2千万美元不贬值?当然了,如果认定美元会升值就不用说了,但是我不是做投机生意的,只考虑怎样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解决方案是:期权。我在期货市场上按照现在的汇率卖出2千万美元,10个月之后交付。这样10个月之后我会通过出口获得2千万美元,然后以现在的汇率卖出2千万美元,这样就能保证交易的汇率是现在的水平。

  那么,对冲基金不是生产企业,怎么来对冲呢?假设我认定一支股票要在1个月之后要从现在的10元涨到10.5元。作为普通的基金,我的做法是把手头的1万元全部买进该股1000股,一个月之后我的收入就有500元。如果我不是直接买股票,而是拿钱来买期货,就可以买多得多的该股期货,比如100000股,在一个月之后交付。这样在一个月之后,我就可以同时按现在的价钱买入股票,同时按当时的价钱卖出股票,这样就可以赚50000元。

  同时既买又卖,依靠贷款买空卖空,就是对冲基金的做法。嗯,权当是自己理解的总结,不能作为标准的解释。

星期六, 四月 21, 2007

Ubuntu-7.04-desktop-i386

4月19号,在发布的第一时间(12点过5分左右)就上了ubuntu.com,找到了种子,然后下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就用虚拟机实验了一下,然后昨天花了很多时间来安装,今天又进行设置,终于可以在Ubuntu下上网了。机会难得,记录一下过程。

硬件环境:Dell Inspiron 630m,有无线网卡
软件环境:以前曾经装有WinXP home + Fedora 6 双系统,用grub引导。

第一步 安装
虽然很心疼,但是还是决定用笔记本自带的光驱。
ubuntu的安装盘是Live CD,所以要咔嚓咔嚓读半天,然后启动一个可以执行的Ubuntu。这个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让人试用Ubuntu,而且可以完全不留下影响。
但是我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要尽量少使用光驱,而且确定要装了,所以反而用不上Live CD。

如果安装在一个裸机上,应该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如果硬盘上还有Ubuntu(或者Debian)的安装,大概也能正确的保留信息和分区。问题是Ubuntu对Windows完全不留情面,如果自动安装的话会把Windows分区给删除。好在我发现及时,选择了手动设置。

手动设置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不能将 "/" 分区和swap分区设成Primary,否则无法识别;二是我觉得我的内存够大的情况下,swap分区可以分小一些。毕竟Linux分区的空间是从Windows下挤出来的,不能太浪费。

第二步 设置
Ubuntu的安装盘只有不到700M,但是需要安装的软件是无论如何放不下的,所以解决方案就是:上网下。但是我是用ADSL上网的,上网怎么办?

搜了一下安装包,发现有叫ppp的,但是怎么用起来好多参数都不会设?没有办法,只能在Windows下面上网,然后搜了一下。结果是:ADSL用的是PPPoE协议(应该是PPP over Ethernet 吧?),所以应该用的软件是 /usr/sbin/pppoeconf。 这个程序是有中文字符界面的,所以设定也没有问题。问题是:我马上要开始使用无线路由器,所以不能让ppp连接在启动是自动有效,换句话说,暂时是每次启动Ubuntu都需要运行一次。

输入法的设置参考上一篇文章,这次好像只用运行一次scim就能自动启动。

无线上网的设置也基本上没有太多问题,只是设好之后还是不能用,需要重启,原因不详。

还有我的笔记本的是宽屏的,需要915resolution这个包,用法嘛,到处都是。

虽然作为电子邮件的软件thunderbird可能比evolution好,但是我还是喜欢Outlook风格的功能。所以还是用的Evolution来收gmail的邮件。

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好说的,要什么就装什么。新版的Ubuntu可以很方便的安装ggstream包,播放除了real系列意外的几乎所有格式(当然,这些格式本身是有版权的,但是,who care)。


第三步 总结问题
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
一个是Ubuntu不能正常的进入休眠,出错信息显示问题出在HAL。好像Fedora也有这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root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应该属于root权限的功能,却可以只用我自己的用户名来解决。不解ing

星期一, 三月 19, 2007

做一个补充

发现了在U盘L下使用输入法的办法,这篇文章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发的。

简单的说,问题就是:Ubuntu没有自动启动scim
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在终端里面输入 scim,哈哈。

当然,设定scim的自动启动是更好的办法,那就是
Applications -> 设置 -> 自启动程序
(顺便说一下,中文版的界面还有点问题,没有全部汉化)

效果还没有确认,等一下就重启。

星期日, 三月 18, 2007

U盘上的Linux

在构思了n久之后,终于将“在u盘上装Linux”这个构思付诸实施。

首先,现在的u盘既然非常便宜,就随便买了一个“优百特”1G的u盘。
顺便说说,以我的看法,中国人能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做到物美价廉,比如传统家电(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比如电脑整机、比如MP3、比如u盘。对了,很遗憾手机不在此列,因为手机的产品远远没有达到穷尽其变化的时候,而像MP3和u盘之类的东西则早就有现成的芯片解决方案。

扯远了。下一个问题是选择Linux的发行版本。听说直接将Linux安装到U盘上的话,Linux的内核会初始化得比usb驱动模块要快,所以启动会失败。于是,我选择的是: DSL(Damn Small Linux)、SLAX和Ubuntu。

还有一个网站:http://www.pendrivelinux.com
这里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和软件。

DSL的U盘版其实之前就做过,只需要一个64M的U盘就可以做一个,但是没有中文的支持,也没有办法驱动我的声卡和网卡,只好作罢。

然后是SLAX。使用Slax镜像自带的脚本安装之后会停在一个黑屏的状态,当然也不行。
难道是因为usb模块的启动问题?

这样就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 Ubuntu。
Ubuntu的6.10版镜像可以直接拷贝到1G的u盘里,结果是失败。于是重新去研究网站的说明。
pendrivelinux.com 里面提供了一个链接,是链接到SourceForge的。幸好在我下载的那一天可以连接到SourceForge上的,之前和之后都不行。

其实网站上给的教程就是做下面几件事情:
  1. 删掉U盘上所有的分区
  2. 制作一个够大的FAT16分区(其实不用700M,大概550M就够了,所以我用了600M)
  3. 制作第二个分区,使用ext2的文件系统,卷标叫 casper-rw
  4. 将网站给的.zip文件解压到第一个分区
  5. 运行mkboot.exe(需要.net 2.0)
  6. 从U盘启动

上面的做法里面有一个注意点,就是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在写U盘的时候都是有缓存的。所以在系统的转换、重启的过程中要稍加注意。我就是图方便,在重启的时候只是让系统休眠,导致缓存里面的内容没有写到盘里面。

上面的工作做完了之后就可以从U盘启动了。

启动了之后才注意到,pendrivelinux.com上面提供的压缩包不是普通的Ubuntu,而是xubuntu。反正问题也不大。启动之后网卡和声卡都可以驱动,经过设定之后也可以用中文界面。

现在还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scim没有办法启动,另外一个是由于剩下的容量不足,在网上升级的时候很快就会填满。(还是应该买4G的?)

这次主要有3个收获:

  1. 制作了一个xubuntu的u盘,成本是69元,还可以保存少量个人设置;
  2. 弄明白了Linux下的fdisk和设备名的用法;
  3. Ubuntu的Live CD 本身就可以使用一个存储设备来保存个人设置,但是不知道“ext2格式,叫做casper-rw,u盘”这几个要求里面有几个是必须的

嗯,隔了这么久,终于增加了一篇技术性文章。

星期二, 二月 27, 2007

试用Google文件(这个标题是后来加的)

试用Google文件

今天偶尔看到了gmail邮箱里面的“Google文件”链接,所以就顺便进来看看了。

实际的用了用这个在电脑报上面常常出现的功能,评价是这样的:

  1. 普通的文档创建功能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HTML格式编辑器,并无太多特征(可以随便的存成PDF或者Word文档格式算一个不错的功能);
  2. 表格的功能计算应该算比较强大了,但是图表的功能没有,应该算是一个遗憾(考虑到免费,可以接受);
  3. Google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很少有人能用到Word或者Excel的那么多复杂功能,但是需要生成.xls或者.doc格式的文件,需要方便的与别人交换和协作
    而这个正是Google文件的强项;
  4. 对于需要节约办公开支的企业、学校等单位,Google文件应该是一个方便、够用、便宜而且很酷的选择;
  5. 写完了直接发布在blog上也很有意思,但是实际意义不大。

看看Google文件,不知道5年之后的办公会变成什么样。

反正公司如果拿出买Office授权的一半的钱来提高上网速度,结果应该会很不错。


P.S.
4月22日,重新看自己的博客才发现,从google文件上发布到blogger的文件没有自动生成文章标题

星期一, 一月 15, 2007

写在出发前

考虑到明天晚上,嗯,应该是今天晚上了,可能不会上网,所以就在这个时候写出发前的感言了。

相比大约一年之前的出差,这次有好几个变化:
  • 上次的时间长而且有不少不确定因素,这次时间短而目的明确
  • 上次自己是新人,这次是自己带新人
  • 上次对出国还有种种新鲜感,这次的感觉更多的是可能会比较累

总之,这次的出差更像一次工作的出差了。没有当初的兴奋和不安,就让我安安静静的去吧,方正我也会安安静静的回来。

等我回来的时候,台湾南部受损的海底光缆应该已经修好了,回家的机票应该到手了,同事们应该归心似箭了,还有,某个悬而未决的东西应该有个结果了——希望吧。

星期日, 十二月 10, 2006

个人能力

还是在看《垂直打击》的时候想到的一个问题:
空降兵在遭遇恶劣的天气条件的情况下,部队散布在目标区域外无法展开进攻。这时候对降落伞的控制能力强的伞兵可以降落到敌人附近的目标区域发起进攻,但是大部分人则不行。
这个时候,到底应该往预定的目标区域走还是往大部队走呢?
稍微有点麻烦的问题,呵呵。

技术目标

打算给自己的试验田增加一点技术含量,就从身边的工作说起。工作的细节也不能随便说,所以贴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技术,权当作自己的目标:
  • Shell编程/Perl编程
  • Java主流应用:某个网络框架、J2EE、Ant、JUnit
  • XML和UML
  • Linux开发和系统底层开发
  • ……

试验田上第一苗

MSN上面奇奇怪怪的问题已经(几乎)让我受够了,所以考虑上Google的Blog上试试看。
要是真的不能访问了的话……我可怜的帖子啊!!!